查看原文
其他

水泥新故事丨中材安徽:城市“清道夫” 守护大美巢湖碧水蓝天


编 者 按

水泥业务是中国建材的压舱石业务,从2012年进入成熟期后,我们紧扣时代命题,深耕细作、不断创新,用“点、线、面”的产品逻辑延伸发展。我们专注于“点”,把水泥产品做到极致、技术做到领先、成本做到最低;我们思考于“线”,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大力发展商混、骨料、预制品等业务;我们伸展于“面”,利用水泥高温处理特性协同处置危废,造福社会、友善地球。


我们对智能化和高端化的探索持之以恒,我们始终追求工业与自然共处的生产方式,我们努力打造环境友好型产业、现代城市标配,我们致力于守护绿色家园、守护城市生态、守护绿水青山、守护居民健康……如果你愿意去了解,就会发现原来水泥是“这样”。


我们推出了一系列《水泥新故事》,期待用更通俗、更温暖的话语,为你讲述现代工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期待你的发现,我们在这里等你……


“何曾蓄笔砚,景物自成诗”,是当年陆游来到位于安徽江淮丘陵中部的巢湖时的有感而发。作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以其烟波浩渺、景色秀丽的风光而闻名,引来无数游客流连忘返,也是人文始祖有巢文化的发源地。


时至今日,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也因此逐年递增,巢湖市平均日产生活垃圾高达500吨。破解“垃圾围城”问题迫在眉睫,传统垃圾填埋处理方式低效、污染等弊病不言而喻,难以顺应绿色发展趋势。


艰难方显勇毅,中材安徽水泥有限公司肩负央企社会责任,积极响应巢湖市政府加大对环巢湖流域生态治理的需求,破解巢湖城乡垃圾处理难题,勇挑重担,于是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项目拔地而起并投入运行,自此巢湖市区及乡镇所有的生活垃圾在这里被“吃干榨净”并“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中材安徽也由此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




在居民质疑中诞生的项目


中材安徽成立于2010年2月,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拥有3×4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及配套27MW余热发电系统,两套高效联合水泥粉磨系统,两条瑞典山特维克骨料生产线,一条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生产线。



这条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生产线投资1.2亿元,2017年5月正式建成投运,承担着巢湖城乡垃圾的“无害化”处置任务,是大美巢湖的环境守护者。好事多磨,项目在建设初期,遭到了周边村民的质疑、抵触甚至反对,因为此前苍蝇肆掠、臭味难闻、塑料袋乱飞的垃圾填埋场给大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尤其是随着大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老百姓对垃圾污染既敏感又排斥,对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常识也知之甚少。
项目负责人李少云回想起当时的种种困难仍记忆深刻,他回忆道:“就拿住在附近的项大爷来说吧,早年间在项目附近的丘陵山地上种了几亩桃树,一听说巢湖的垃圾要全部拉到散兵来,联合其他人反对,主要是担心影响周边环境,耽误了桃园的收成。”在2016年之前,囿于巢湖西郊垃圾填埋场留下的“阴影”,项目周边的村民们对于垃圾处置的方式还局限于“传统填埋”的单一方法,存在“污染大、危害大、气味大”的刻板印象,一听厂区要新建一个处理垃圾的项目,本能地就产生了抵触情绪,当然难以理解支持。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材安徽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坚持信息透明,加强到户科普宣传,在短时间内帮助居民们了解水泥窑协同处置“吃干榨净”的优势,逐步提升‘印象分’和‘信任值’。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终,在半信半疑中,项目还是得以按期推进实施。



时间是最好的证明。待到春天来了,看到粉红桃花争相绽放,收获时节,硕大的桃子挂满枝头,咬开一口汁多味甜,还是那个味!项大爷和同样怀有疑虑的居民们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了,慢慢地转变了之前的观念。随着乡村垃圾也开始集中处置,项大爷所在村子的生活垃圾也像城镇里一样,收集后装运到厂区集中处置,正式告别了“脏、乱、差”的过去。村里的环境变美了,空气变清新了,项大爷沿着干净整洁的小路,定期到桃园赏花拾果,闲暇时间,还会客串生活垃圾协同处置项目的“宣传员”,通过他自己的所见所闻,帮助更多人了解这项能让城市生活垃圾化于无形的惠民项目。
如今中材安徽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项目已成为消灭巢湖市城市生活垃圾的“清道夫”,年处置城市生活垃圾18万吨,自项目投运以来累计处置各类生活垃圾约72万吨。根据专业测算,项目每年可替代燃煤2—3万吨、替代原料1.2万吨、节约填埋土地30亩(按堆高10米计算),每年可减少约7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在践行央企责任造福环境和民生的同时,拉近了企业与居民们之间的距离。


做破解城市难题的“智囊”


“我的妈妈在一座花园工厂里面上班,这里能把老师同学们居住小区的生活垃圾神奇地‘变废为宝’。爱护环境在妈妈的工厂里就实现了……”



这是中材安徽综合管理部职工陈静的女儿詹文瑜在一篇作文里的描述,那天她跟随妈妈参加了中材安徽每年举办的“员工家属开放日”活动,第一次走进现代化的水泥工厂参观。很多第一次来到水泥厂的员工家属和来宾都会惊讶于厂区优美的环境,当自己亲身漫步在美丽的爱心湖旁赏花,看着湖边的天鹅嬉戏、“咕咕”叫的鸽子从空中飞过时,很难再联想到传统印象里“灰头土脸”的水泥工厂。可以将垃圾“变废为宝”的神奇工艺,正是中材安徽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项目。

项目采用先进的城市生活垃圾预处理技术,结合水泥工业新型干法预分解技术中的原料处理和高温煅烧工艺,做到垃圾“日接日清”,整个系统采用全封闭微负压工艺,对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臭气抽至除臭塔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与传统的生活垃圾填埋处理方式相比,具有“吃干榨净”的特点,无废弃物及二次污染,符合“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原则,是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及生态环境部等六部委主推的新型垃圾处理方式。



水泥窑协同处理垃圾项目作为创新、样板项目,近年来吸引了1000余名国内外废弃物处置专家、国资委、环保部、住建部门领导及业内水泥企业技术人员的来访参观交流,曾荣获“2017年安徽省与央企合作优秀项目奖”,并被新华社、《中国环境保护杂志》、《中国环境报》等多家权威媒体宣传报道,更为打造城市标配、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7年8月,参与安徽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研讨会的370余位嘉宾来到水泥窑协同处置车间,走进岗位操作室和生产车间了解“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生活垃圾的工艺流程,并透过中控室的监控屏近距离观看了固体废弃物处置全流程。此次调研也为后续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的重大战略部署提供了有效参考,推动实现农村垃圾治理“全域化”处置进程,为打造更多的“美丽乡村”提供了可行方案。



这一点在巢湖市城市管理局“十三五”2020年工作总结中得到了印证: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项目不断完善。利用水泥窑无害化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和零填埋,避免了垃圾填埋对环境的污染,以及生活垃圾填埋难以持久的困境,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100%,优化了可持续发展环境。在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评比中,巢湖市脱颖而出。中材安徽在文明创城的进程中功不可没。
技术的不断创新,渐渐消除了产业边界。从“排污”到“去污”,从“生产水泥”到“协同处置垃圾”,水泥厂已成为城市的“净化器”、环境的“守护者”,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其正面社会效益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我们期待,水泥厂能够为美丽中国、美丽城市建设提供更多的智慧和方案,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标配。


与大美巢湖共谱新篇章


参与环巢湖流域治理,中材安徽一直在路上。在成功探索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经验基础上,中材安徽坚定不移推进“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即围绕水泥建材主业,不断拓展绿色发展、转型发展两翼,实现“振翅高飞、比翼齐飞”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中材安徽循环经济产业园”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如今,年产12.5万立方装配式建筑构件项目已经顺利投产,装配式建筑构件已经在合肥周边建筑市场中“小试牛刀”。一座融合了安徽地域文化特色与现代科技感元素的新工业园区有望从设计图蝶变成巢湖新晋的“网红打卡地”。在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的同时,探索开展合肥周边工业污泥、巢湖蓝藻、餐厨垃圾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将水泥生产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紧密结合,以期实现固废处置“零排放”。同时将尝试拓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循环清洁能源项目,力争实现电力能源“零外购”。



花园厂域赛瑶庭,山净水清毓秀灵。如今的中材安徽厂区芳草如茵、树木葱郁,孔雀绽放五彩羽衣,雍容俊俏的天鹅在碧波中游荡。一座花园工厂画卷正徐徐展开。
中材安徽不会忘记初到巢湖时许下的承诺,愿继续守护这座温暖的城市,愿为将她变得更加美丽、繁荣而竭力奋斗。


来源丨 中国建材股份、中材水泥、中材安徽

编辑丨集团党委宣传部、特约运维员段廉杰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